2020的这场全民战疫,涌现出无数感动人心的“战疫英雄”——有镜头前的白衣天使,也有unsung hero……这一个个普通人的“平凡之举”,织起了全国人民的“希望之网”。他们是这次疫情一线的“发光者”,也需要有光,照向他们。
“舍得为爱,共克时艰”专栏将不定期地讲述这些战疫人物故事,并邀请大家踊跃投稿,讲述身边的战疫感动瞬间,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温情的力量——诗里找不到的温柔,绽放在身边各处。
NO.6
《致敬战疫中的基层工作者》
-
医护人员帮我们“过关”,基层工作者帮我们“守关”。
疫情大考,难在基层。基层社区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主战场,是阻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最有效防线。从长江两岸到白山黑水,从中原大地到东海之滨,正是他们将城乡社区打造成一个个“防疫共同体”,全面激活了整个社会的“免疫”系统。
他们是“守门员”,只有一个最普通的口罩,却坚守在社区入口、田间地头;他们是“登记员”,走遍千家万户,排查核对居民信息、摸清返回人员底数;他们是“快递员”,为隔离住户和残疾人群送菜送粮送药;他们是“心理辅导员”,安抚社区人民的情绪,疏导社区的恐慌……
他们对病毒也不免疫,完全是冒着风险在抗疫。致敬基层一线工作者!
-
01
被一句“谢谢”惹哭的田书记
武汉市江汉区民意街多闻社区书记田霖,从春节到现在,一直都守在社区,经常面临居民的不理解和不配合,面对各种需求一直在回答“好的,好的”。而当听到一句真诚的“谢谢”时,他忍不住哭了出来,其“低泪点”的背后,是因为像这样的理解太少而责难太多。
视频来自好看视频
身处疫情之中,工作千头万绪,困难接连不断,大家难免惶恐不安,情绪激动,有需求和困难可以多沟通,但社区工作者不是任何人的出气筒。我们应当对他们的工作少些责难,多些认可;少些挑剔,多些包容……他们值得一句“谢谢”、一句“辛苦了”!
02
不是药神的“药袋人”
武汉市小区实行24小时封控管理后,为了解决居民买药问题,江岸区后湖街道惠民苑社区网格员丰枫负责帮居民买重症慢性病药物。
连续两天没排到号,2月24日早上5点多,丰枫和另外两名同事就赶到药房排队。下午5点,近100份药终于拿齐,可箱子装不下了。丰枫索性将小份的药袋子串成串,搭挂在身上。
*图片来自央广网
在疫情中,基层工作者身上的担子很沉,任务很艰巨。“当时也是没招儿了,又着急回去,怎么方便怎么来吧!”得知自己浑身挂满药袋的照片走红的消息,他憨憨一笑:“病人都等着,药不能断。”
03
“踏破了皮鞋,讲透了防疫”
在佛山禅城的清水街社区,每天都可以听到防范疫情的广播。为了能够让市民增强防范意识,民警刘智斌每天都要拉着音响进行宣传,经常一天工作12个小时,最多的时候一天走了5.5万步,相当于跑了一个全马。
*图片来自佛山日报
“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刘智斌每天都要说上百遍。遇到聚众、打麻将等情况出现,他都会及时赶赴现场,成功将他们劝回家。他说:“如果连警察都累了、怕了,那谁来守护老百姓的安全,我必须站出来并坚持下去,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党员。”
04
“不让干就着急”的75岁老党员
疫情期间,惠州江南街道祝屋巷社区的大街小巷总是会出现一位头发花白、身体硬朗、穿着红色马甲的一位老人,不是帮忙贴海报,就是带着街道工作人员来到居民家里做新型冠状病毒宣传防疫和摸排工作。他是江南街道祝屋巷第三党支部有着50年党龄的75岁退役老兵卢耀海。
*图片来自惠州头条
卢耀海是主动请缨做社区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考虑到他年龄较大,属易感人群,多次婉拒他的要求。但卢叔并没有放弃:“我每天在家里看着新闻,全国都在抗击疫情,我的心中万分着急啊!我是党员,我是退伍老兵,我熟悉周围的外来人员情况,我可以一起参加社区宣传和摸排工作!”
基层工作者也是这场战“疫”中最勇敢的人,他们每天面临的感染风险远超普通民众,超负荷工作更是常态。疫情防控工作难免会给人带来不便,但也希望我们多一些理解和支持。要知道,他们不是制造麻烦的“对立面”,而是战友!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在疫情中,有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平均6个社区工作者守护着一个社区。而他们中的一些人永远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截至3月8日,全国城乡社区工作者已有53位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因公殉职。
*图片来自人民网
这些基层工作者们,为生命坚守阵地,为生命不厌其烦,为生命不敢怠慢……作为普通人,积极配合登记信息、测量体温、查验证件等防控安排,多一点耐心和微笑,就是对基层工作者最大的支持。
我们要珍惜这份勇敢,让他们在负重前行时不寒心,有信心。再次致敬!